文字、图片:周小霞、李旭英 编辑:陈凤月
1月8日上午,betway必威在南校区教学楼D312教室召开 “一流课程申报及建设”专题会议,副经理蒋基路主持,全体专业教师参加。2020年获得广东省一流课程认定的三位老师刘中华、龙文滨、黄浩依次做了关于课程建设的精彩分享。
刘中华分享《基础会计学》课程建设
会计学专业负责人刘中华教授指出,把握“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标准,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对一流金课建设至关重要。刘中华首先解读了金课认定的标准和要求,接着,详细介绍了他长期使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和机考题库系统带领基础会计学课程组团队打造《基础会计学》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的申报及建设经验。
龙文滨分享《财务管理》课程建设
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龙文滨教授介绍了广东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财务管理》的申报及建设情况,详细介绍她了带领团队,联合使用钉钉课堂、启课程平台、雨课堂平台、以及机考题库系统,积累教学数据进行学情分析,并进一步介绍了教学改革、教研成果、教材编撰等金课建设规划。
黄浩分享《审计学》课程建设
审计系主任黄浩副教授分享了他使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设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审计学》的申报和建设经验,以及他带领员工参加专业赛事的经历。他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发挥团队合作,注重日常教学积累,全情投入教学工作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
一流金课申报与建设分享
本次培训会让老师们对五类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和建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对推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流金课经验交流会后,在各个系部办公室以及101会议室分头举行了系部教研会议(会计系、财务管理系、审计系,以及ACCA创新班项目教学团队)。各系就师德师风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规划、思政课程内容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各系部教研会议
附: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建设中国金课”报告摘要
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第一次提出“金课”概念。2018年11月24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了题为“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吴岩司长的报告面向广大教师深入探讨了建设中国金课的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虽然是教育的微观问题,但解决的是战略大问题。课程是“立德树人成效”这一人才培养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也是当前中国大学带有普遍意义的短板、瓶颈和关键所在。
什么是“金课”?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所谓“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要培养员工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所谓“创新性”,是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所谓“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备课和员工课下有较高要求。相反,“水课”是低阶性、陈旧性和不用心的课。
打造什么样的“金课”?吴岩司长提出了建设五大“金课”目标,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打造金课,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热烈氛围。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如何打造“金课”?吴岩司长强调要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建设中国“金课”提供五大保障,包括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评价保障和经费保障。“金课”建设要在文、理、工、农、医类全面精准发力,特别要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率先发力。要做好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以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为牵引,打造一大批国家“金课”和地方“金课”。